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有「台灣總統大選」標籤的文章

2024 總統大選到底有沒有作票:

圖片
先說結論: 1、2024總統大選作票的可能性趨近於0 2、2020總統大選817萬票作票的可能性也趨近於0 【平均民調與大選結果】 在誤差範圍之內 下圖為所有民調『標準化平均移動』趨勢(2023/11/26~2024/1/1 民調) 詳細資料請連結:2024 總統大選預測 【總統得票與政黨得票】 賴得票約等於泛綠支持度 1、下圖選後政黨傾向以2024全國不分區政黨得票推估,未投票與無明顯傾向之政黨歸類『中立/其他』 2、以下得票率=得票數÷選舉人數 賴得票 28.8% 約等於 泛綠 28.5% (+0.3%) 侯得票 24.1% 低於 泛藍 25.5% (-1.4%) 柯得票 19.0% 高於 民眾黨 15.8% (+3.2%) 詳細資料連結: 2024 臺灣政治立場傾向追蹤 【結構模型六都得票分布推估與選舉結果】 沒有顯示系統性異常 賴在六都得票分布,台北市略高於系統推估,其餘五都皆與系統推估吻合 侯在六都得票分布,桃園市略低於系統推估,其餘五都皆與系統推估吻合 柯在六都得票分布,台北市較低於系統推估,其餘五都皆與系統推估吻合 連結: 臺灣選舉地理:各直轄市及縣市的選民結構模型 推論: 以上『民意調查』、『政黨傾向』與『台灣選舉地理』, 三者同時都出錯 的機率應該趨近於0,所以2024 總統大選作票機率趨近於0。 【2020總統大選回顧】 如上,2020作票的可能性也趨近於0 -------- 【相關預測】 為什麼阿北當選機會渺茫 (按圖連結)

2024 總統大選結果:為什麼阿北當選機會渺茫

圖片
台灣超級總統制是一個大災難:是 通往『民主獨裁』的人治設計 近30年的總統大選,你得到了和平、自由與公正嗎?沮喪焦慮的年輕人為什麼還是傾巢而出尋找救世主?事實上,你的一票不管是投給柯文哲、侯友宜還是賴清德,都不會改變選出一個台灣超級總統或是民選皇帝的結果。那麼為什麼我們還沒走向民主獨裁呢?因為近30年的總統大選,我們幸運經歷的三次政黨輪替,讓大病得以緩解。 緩解大病的唯一方法是: 不斷的政黨輪替、 不斷的政黨輪替、 不斷的政黨輪替 不幸的是,2024年卻走錯方向,轉頭還是在尋找救世主。 休謨希望得到的和平、自由與公正,非來自人們的善良品性,而是來自健全的制度—— 這一制度使得即使是壞人,在他們追逐各種事務以滿足自己的私慾時,也為公共的好處做了事。--海耶克(F.A.Hayek) 【為什麼阿北當選機會渺茫】 一、民調沒有站在阿北這邊 詳細資料連結:2024 總統大選預測 二、民調的歷史試驗:阿北勝過侯有宜的機率只有1% 三、台灣政黨傾向 沒有站在民眾黨這邊 詳細資料連結: 2024 臺灣政治立場傾向追蹤 四、台灣選舉地理也沒有 站在阿北這邊 詳細資料連結: 2024 選舉地理模型驗證總統大選得票 五、只有沒穿褲子的柯學民調站在 阿北這邊: 近30年來總統大選第一個把詐騙赤裸裸地搬上檯面   註: 連結詳細預測資料 註: 連結民調資料來源   板主依照近幾年總統大選結果,設定選戰最後的策略性投票是 侯的得票=民調粗估值+2% 柯的得票=民調粗估值 - 2% 結果竟然是老三把老二棄保:柯+2%,侯-2% 只能說民眾黨的內參民調威力十足 關於街頭有派對 至於街頭有派對,他們可能真心認為阿北可能會當選(和4年前的孫先生一樣,反正賺賺流量也不是一件壞事),還特地到維基百科,硬是把阿北的民調資料放在勝選的位置上,最後弄個不怎麼科學的『街頭專欄』,只能放在其他民調的欄位。 說明:街頭民調可能會受到地點、時間、主觀等因素影響,因此不推估得票率。 【2028再陪阿北玩一次嗎?】 先看看美國史上最成功的第三勢力總統候選人:Ross Perot -------- 【後記】 2024 總統大選到底有沒有作票?

2024 總統大選預測: 民進黨可望史無前例地邁向第三任期

圖片
【2024 總統大選預測】 2024年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選舉(第8次直選),預計於2024年1月13日舉行,與第11屆立法委員選舉共同構成「2024年中華民國中央公職人員選舉」,將採用普通、直接、平等、無記名、單記、相對多數投票制度。當選人將於2024年5月20日宣誓就職。第14、15任總統蔡英文將於2024年5月20日任期屆滿,因已連任一次,所以此次無法再度競選。 【預測變動紀錄表】 【民意調查】 註: 1、 連結民調資料來源  (或參考下方留言板)    2、 機構效應調整後得票中間值參考2020總統大選預測資料 【勝選機率 與 當選機會】 【民調趨勢圖一】 所有民調『標準化平均移動』趨勢 【民調趨勢圖二】 美麗島滾動民調『標準化平均 移動』趨勢 資料來源: 美麗島民調 -------------------- 【歷史回顧】 1、 2020 總統大選預測 (按圖連結預測資料) 2、 2016 總統大選預測 (按圖連結預測資料) 2012 總統大選:民調平均趨勢圖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【後記】

2023-24 臺灣政治立場傾向追蹤:

圖片
【最新民意調查彙整統計】 【臺灣政治立場傾向】 1、政治立場傾向民調來源:TVBS、政大選研、台灣民意基金會(山水)與美麗島民調 2、趨勢圖為上述民調之政黨支持度彙整加權(依調查時間序列加權)後之算術平均數 【2024 主要總統參選人得票預估】 1、得票率預測:以可能參選人之民意調查及上表之臺灣政治立場傾向交叉推估。 2、 虛線部份 為含趨勢之預估值,隨當月新發布之民調不定時更新。 3、詳細民調數據請參考: 2024 總統參選人預測網頁 【2024 主要總統參選人縣市得票分布推估】 1、縣市得票分布推估以 臺灣選舉地理:各直轄市及縣市的選民結構模型 推估(已更新2020總統得票及政黨得票 ) 2、數據可能經常變動,資料僅供參考。 【區域立委選區支持率推估】 *註:立委選舉區支持率推估模型請連結--- 臺灣選舉地理:選民結構模型(二) 【縣市政黨偏好】 民進黨、國民黨、時力、民眾黨 選民結構分布推估 ------------ 【TVBS民調】 『政黨傾向』交叉表彙整 【美麗島民調】 台灣民眾政黨傾向的追蹤分析 【山水民調】 台灣民意基金-台灣人的政黨支持傾向 【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】 臺灣民眾政黨偏好趨勢分佈 ---------- 【歷史回顧】 按圖連結詳細資料 1、 2020總統大選 : 臺灣選民結構追蹤與各縣市選民分布推估 2、 2018縣市長選戰 : 臺灣選民結構追蹤與各縣市選民分布推估

2024 選舉地理模型驗證總統大選得票:地區交叉表倒推全國得票率

圖片
【北北基】 註:→  連結民調資料來源   【桃竹苗】 【中彰投】 【雲嘉南】 【高屏】 【各直轄市及縣市得票推估】 連結詳細資料: 2024 總統參選人縣市得票分布推估 ---------- 【附件】 關於『選民結構』之迴歸分析 連結→  臺灣選舉地理:各直轄市及縣市的選民結構模型 註:2023/12月數據為 預估值 。 【後記】